2005年4月29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四版:平安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民主恳谈凝聚了民智民心
本报记者 蔡亮

  台州人确实充满着创造力。作为“股份合作”的先行者,台州人不仅创造了草根经济的辉煌,还学会了如何依法表达自己的民主意愿。
  家庭妇女也能决策镇里大事
  叶娇莲,温岭泽国镇的一名普通妇女。可是,今年4月9日,“民主恳谈”这个一向与她无关的事,第一次进入了她的生活。
  原来,2005年泽国镇的待建项目有30个,需要资金1.37亿元,但是镇政府的财政预算只有4000万元。钱少项目多,该先考虑哪些项目?镇政府没有自行决策,而是把它交给群众民主讨论。4月9日,泽国镇259名通过抽签选出来的民意代表聚集在泽国第二中学讨论此事,其中就有叶秀莲。
  259名代表经分组讨论后形成意见上台交流。最后投票对这30个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,排在第一位的是泽国镇城乡规划设计,第二位是环境保护。叶秀莲也郑重地投了票。
  镇党委书记蒋招华说起这个结果特别感慨:“不能小看群众的民主意识,不要认为农民只关心自己房前屋后。只要给他们表达意愿的机会,他们同样有决定大事的智慧和能力。”
  书记报销还得经村民同意
  在温岭新河镇南鉴村,不少人都知道村书记戴禹庭掏“冤枉钱”的事。
  去年8月,南鉴村村委会将闲置的几间沿街房租给本村村民。家境困难的村民廖正荣租了一间做起小买卖。由于是间空房,廖正荣就花了280多元装了电线电灯。老廖想,这些东西本来也需要,等租期满了也不会拆下来。于是,老廖拿着发票找到了村书记戴禹庭。戴禹庭同意给他报销。
  当月10日,由5位村民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按惯例检查村里的财务支出情况。可小组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老廖的280元不能报销。戴禹庭解释:“老廖家里比较困难,何况村里不差这280元,就给他报掉吧。”而郭洪桂等几个监督员反问:“戴书记,如果给他报了,那以后另几家租房户今天装个电扇,明天装个空调,也要你给他报,你怎么办?村里的钱是大家的钱,不能由你书记说了算!”监督员们毫不让步,最后,戴禹庭只好自己掏腰包替老廖付了这280元钱。
  老上访户成了信访协理员
  提到路桥区蓬街镇水缺头村村民陈福宝,恐怕镇上的领导无人不知。陈福宝的“名气”来自于他的上访,光北京老陈就去了3次。可如今,这位“上访专业户”却不再上访,而是在每周三坐进镇信访接待室,接待起群众的上访。他的“头衔”是蓬街镇义务信访协理员。
  陈福宝的转变来自一次上访。“那是在去年5月,因为浦北村征地价格不合理的问题,镇党委书记王宗明、副书记项小平和我们这些上访群众一连协商了几个晚上。话讲明了,气理顺了,事情解决了,我也和他们交上了朋友,回过头来做起了群众的思想工作。”就这样,镇里一合计,干脆就让陈福宝担任义务信访协理员,帮助政府化解矛盾。
  老陈平日的工作就是“听民声、顺民意、解民难、维民权”,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。去年的“云娜”台风使一批葡萄种植大户损失惨重,而区财政局经办人员在贴息救灾时不慎将他们漏报了。种植户误以为是蓬街镇政府故意少报,于是私下里商议在今年3月路桥区开“两会”期间到会场上访。陈福宝走访中得知了此事,马上主动上门解释,并带他们到信用联社、财政局等部门了解详情,消除误会。经过老陈从中协调,一起集体上访事件顺利平息了。
  义务信访协理员不仅帮“公家”说话,更多的时候是为群众利益而奔走。启明村王孟德老汉的房屋在1997年的强台风中被毁,因土管部门批错地基,一家三代5口人一直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小屋里。王老汉为建房苦等7年,却始终等不到一纸批文。屡次申诉无效后,老汉今年想去上访。获悉此事后,陈福宝和镇信访办、土管所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实地勘测、摄像取证,经多次交涉后,终于帮老汉拿到了建房许可证。